首页

黑丝踢裆

时间:2025-05-24 14:53:19 作者:让国宝“活”起来 民族舞剧《孩儿枕·家和兴》排练正酣迎“荷花奖”终评 浏览量:81598

  中新网杭州3月25日电 (张斌 王题题)3月25日,2024博物馆创新力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。当天,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博物馆馆长等负责人和专家代表齐聚于此,共同探讨博物馆创新发展之道。

  近年来,随着文旅消费“旺起来”,传统文化“潮起来”,越来越多的人将博物馆作为必去的“打卡点”,博物馆游热度持续攀升,“为一座博物馆,赴一座城”成为潮流,热门场馆常常一票难求。

  那么,此背景下,博物馆该如何接住“热度”,谋求高质量发展呢?

2024博物馆创新力建设研讨会现场。 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供图

  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、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会长杨建武看来,创新就是实现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。唯有不断创新,才能充分发挥博物馆固有的研究、收藏、保护、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强大功能;唯有不断创新,才能使博物馆实现变革跃升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文物资源,激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激发文化自信自强;唯有不断创新,才能让博物馆融入时代发展主流,赋能民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《博物馆是文化创新的发生器》的主旨演讲。    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供图

 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、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表示,创新的本质是突破,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,因地制宜,发现或产生有价值的新事物、新思想的活动。一家博物馆要想走在时代前列,就不能没有创新思维,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。比如该博物院为了满足游客夜游博物馆的需求,打造的浙江首家“24小时博物馆”,既丰富了在地民众精神文化生活,又便利外地游客共享文化新空间和新体验。

 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说,近年来,数字技术在让博物馆文物“活”起来、展览“多”起来、文化“火”起来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  比如该馆基于“陕西历史文化体验馆”项目,借助数字孪生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,营造全新的历史文化元宇宙体验场景,更好地利用数字赋能,让文物“活”起来的同时,也尝试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博物馆的“内容生产”和“世界编辑”,以更加精准、便捷、个性化的方式传承中华文明,取得了良好反响。

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《数字赋能博物馆文化传播创新》的主旨演讲。 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供图

  此外,他还指出,未来博物馆可能不只是历史文物的内容载体,而是泛化成为一种文化集合体,成为不同圈层受众的历史文化体验场所。(完)

【编辑:李润泽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“医疗特区”博鳌乐城形成多样互补型医疗产业格局

坐落在高山深谷间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,满山的脐橙树郁郁葱葱。2020年6月30日,阿布洛哈村实现“车路双通”,标志着我国最后一个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彻底打通。

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发生一起3人死亡事故

该海域海岛多、渔村多、海上工作者多,金融服务需求突出。为做好渔民们的金融服务,建行宁德分行以科技金融之力赋能海洋经济发展,在三都澳海域依托全国唯一一家海上5G移动营业厅,设立海上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。

人民网评:让每一个“她”破浪前行

如今,中国对外贸易伙伴已扩展到2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并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。中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额,由2013年的10.1万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19.5万亿元,年均增长6.7%,占进出口总额比重由39.3%提高到46.6%;中国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进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,分别由2000年的2.2%和2.7%提高到2023年的4.7%和8.2%。

【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】赓续前行 “数”读75年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丰硕成果

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成为2024年我国外贸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,越来越多产业带希望借助跨境电商渠道开辟国际市场,跨境电商平台也纷纷加码赋能和支持传统产业带转型与出海。

赵乐际同崔龙海会谈并共同出席“中朝友好年”开幕式活动

“朕就是这样汉子,就是这样秉性,就是这样皇帝!”——四爷霸气的发言,化身故宫文创出圈的经典,“朕就是这样汉子”折扇,成为当年文博行业的“最强二创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